香港工程科學院
香港特別行政區創新及科技基金贊助
比賽結果
「2021至2022年度全球重大挑戰大學推介賽」已於2022年5月26日圓滿結束。是次比賽由香港大學勝出。他們的比賽項目為「PERfECT污水病毒監測系統」。請了解更多。

背景
全球重大挑戰峰會由中國工程院,英國皇家工程院和美國國家工程院聯合舉辦,兩年一屆,首屆開始於2013年。此峰會旨在將具有感召力的世界級領袖與新一代工程師以及具有變革精神的人們聚集在一起,以建立富有創造力的合作從而解決未來擁有100億人口的世界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在前兩次包含學生參與的全球重大挑戰峰會中,學生競賽單元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來自中、英、美三國的五支參賽隊伍競相角逐,在五分鐘內向部分資深評委和其他出席者展示他們的提案。各團隊都嘗試提出創新或新穎的方式以應對與峰會子主題相關的全球挑戰。在英國倫敦舉辦的2019全球重大挑戰峰會上,香港隊榮獲亞軍,該隊伍由來自香港大學的四名學生、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各一名學生組成。(https://innowings.engg.hku.hk/ggcs2019/)

在往屆的全球重大挑戰峰會中,中國工程院邀請香港工程科學院選出一支香港聯合大學隊伍代表中國參與學生活動。受疫情影響,原定於2021年在北京舉辦的第五屆全球重大挑戰峰會,現已暫定延期至2022年10月舉行。雖然即將舉行的全球重大挑戰峰會的詳情尚未公佈,但香港工程科學院已收到中國工程院的通知,將再次負責提名一支香港隊伍參加此次峰會的學生競賽。為此,香港工程科學院將在創新及科技基金的支持下,舉辦2021至2022年度全球重大挑戰大學推介賽。本次比賽讓所有專業,特別是工程學以及計算機科學專業的本科生,有機會角逐代表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參與第五屆全球重大挑戰峰會的榮譽。每隻隊伍都需要提出創新方案並開展實質性工作,以應對大賽主題所規定的具體的全球挑戰。
主題
香港工程科學院2021至2022年度大學推介賽是一項以創新、設計和商業發展為主題的學生團隊比賽,比賽的主題與社會及地球面臨的主要挑戰有關。毋庸置疑,過去兩年香港面臨的最大挑戰一定是COVID-19的大流行。因此,參加此次推介賽的學生團隊需要提出解決與以下主題相關問題的方法:

應對疫情挑戰,助力快速恢復正常生活,以及幫助對未來危機做出迅速反應的工程創新

這項由香港工程科學院主辦,並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基金支持的大學推介賽,讓來自所有專業,特別是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專業的本科生,都有機會競爭和展示他們在幫助解決人類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和困難時的創造性和能力。每隻隊伍都需要提出創新方案並開展實質性工作,以應對大賽主題所規定的具體的全球挑戰。雖然不需要一個成立初創企業的成熟計劃,但需要一個嚴謹的創業和設計方法,以此表明團隊不僅僅只是擁有最初的想法或技術概念。技術/工程解決方案必須是實用的,創新必須是可行的,並具有明確的增長路徑和持續影響。
參賽隊伍
香港六所大專院校將派出參賽隊伍參與由v主辦的2021-22年度全球重大挑戰大學推介賽。每隊參賽隊伍將由4-6名大學本科生组成,成員大部份來自工程或電子計算專業。各參賽隊伍資料如下 :

介紹



學生團隊成員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廖婉晴 BSc Business Computing and Data Analytics 2
朱浩俊 BSc Business Computing and Data Analytics 2
黃思駿 BSc Business Computing and Data Analytics 2
黃晉城 BSc Business Computing and Data Analytics 2
嚴堉瑆 BSc Business Computing and Data Analytics 2

鷹眼

市民盡己任做好防疫措施是一個可以有效減低新冠疫症蔓延的方法。雖然香港政府有關部門也定期派出人手作違規檢控,可是人手檢控的成本較高,而效率及成效不算太好。有見及此,我們運用電子工程及電腦學上學到的技術,設計了一個自動化的監管及教育推廣系統,務求提升防疫效率以堵截傳,令社會更快脫離疫症的陰霾。

HKBU Team

HKBU Team

介紹



學生團隊成員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陳燊豫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EN) 3
黃子嘉 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 (MBChB) 3
張鐸熙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LEG) 3
Saung Hnin Phyu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EN) 3

飲 — 食

飲食讓人生存,更是健康生活之重要一環。食品工程、全球航運,讓食物的數量、質素、可食用期限,都得以大大躍進。

食品進步,但包裝卻產大量垃圾;隨着疫情的影響,堂食被禁,外賣成為當代新常態。包裝問題升了15%,12年內將堆填區填滿!這樣一來,人類真的有進步嗎?

飲 — 食,希望為外賣盒這問題帶來改變,把飲品包變作食物盒,令紙包飲品升級再造,助行業升級、未來再造。

CUHK Team

CUHK Team

介紹



學生團隊成員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Pun Jenit Enginee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2
魏源廷 Enginee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tream) 3
滕昭涵 Engineering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2
鮑怡然 Enginee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2
李祖⼉ Enginee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2

利用廢舊口罩製作可持續綠色結構混凝土

自疫情爆發以來不斷增長的感染人數,導致口罩的使用數量持續增加。廢棄口罩不當的處理方式引發了許多問題。從疫情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們在未來還需要更多的口罩去控制疫情的傳播。與此同時,建築行業對綠色建築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長。我們提出的方法是將外科口罩中的聚丙烯纖維提取物加入到混凝土中,形成可持續的綠色結構混凝土。對廢棄口罩進行收集、消毒和提取等操作之後, 把提取出的聚丙烯材料加入到混凝土中。這種方法除了可用於形成綠色混凝土,它還將減少疫情之後填埋廢棄口罩佔用的空間,並為未來的廢棄物品處理做出了新的探索。

CityU Team

CityU Team

介紹



學生團隊成員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張馨之 Investment Science and Finance Analytics 3
馮琳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
蘇仲恆 Civil Engineering 3
朱子軒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
Alisher MYRGYYASSOV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
蔡陽諾 Internet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2

PolyCare ------ 多功能醫療輔助機器人系統

PolyCare是一個用於醫療服務的集成化機器人平台,旨在緩解醫療物資和醫護人員短缺的問題。PolyCare可以提供基礎的醫療服務,包括測量病人的身體數據,提供遠程會診等。

當在醫院病房或大型隔離點工作時,PolyCare可以自我導航到指定地點以及為病人分發藥物,並對沒有配戴口罩的人員發出警告。系統會為每一位病人創建個人檔案,儲存病人的身體信息,會診紀錄等,以便醫護人員快速查閱相關資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PolyCare會配備以下設備:

  1. 基礎醫療設備,包括體溫計和血壓計
  2. 藥物配送箱
  3. 高清攝像鏡頭和屏幕
  4. 導航和信息處理器

PolyU Team

PolyU Team

介紹



學生團隊成員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張忻曈 BEng in Civil Engineering 2
馮洧權 BEng in Bioengineering 3
SEN, Yigit BEng in Computer Science & BBA (Undeclared) 2
王曉晴 BEng in Bioengineering & BBA in Global Business Management 3
黃敬宏 BSc Economics and Finance & Computer Science 2
杨馥榕 BSc in Integrative Systems & Design & BBA (Undeclared) 2

i 守衛
讓科技為您工作

為配合政府最新的社交距離措施,許多企業被迫浪費大量人力資源;前線員工們在工作中難免需要接觸大量顧客,大大提高了新冠病毒人傳人的風險。為此,我們設計了 i 守衛,一款集快速人體測溫,人臉識別,口罩佩戴規範及疫苗接種記錄讀取於一體的無接觸式設備。我們團隊希望 i 守衛能在風雨中為大家同行,克服困境。

HKUST Team

HKUST Team

介紹



學生團隊成員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賴俊桀 BEng (BME) 2
Rachel Natalie BEng (BME) 2
拿費莎 BEng (BME) 2
趙雅洲 BEng (EngSc) 2

PERfECT污水病毒監測系統

PERfECT传感芯片可以在短時間內檢測到病毒的存在,並且無需使用實驗室的專業人員和設備,可以在清洗後重複使用,因此在病毒檢測方面極具應用潛力。我們認為此生物傳感器可以安置在公共場所以配合“安心出行”應用程序,透過及時檢測來縮小潛在感染人群的範圍,以遏制病毒的傳播,最終減少疫情對市民們出行造成的不便。

HKU Team

HKU Team



評審團
香港工程科學院非常榮幸能邀請到以下五位知名人仕出任評審團成員

而香港工程科學院前任院長程伯中教授將主持評審過程。

邱達根議員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

邱先生致力推動科技創新界近20 年。他既是⼀位科技企業創業者,⼜是⼀位資深的投資者,更是本地科創政策的監察者。邱先生亦經常參與科技及創業交流活動,發表演說,並與初創企業家分享心得及提供指導。

邱先生現為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香港貿易發展局資訊及通訊科技服務委員會主席及醫院管理局資訊科技服務委員會主席。

比賽評論:
Coming Soon

The Honourable Duncan Chiu

馮康醫生, 太平紳士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


馮康醫生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是一所由香港中文大學全資擁有的私營教學醫院。

馮醫生同時兼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專業應用教授。他於學院的碩士及領袖課程中教授醫療服務策劃、醫療創新及科技管理、醫療融資、傳訊及推廣、及決策。

比賽評論:
Coming Soon

Dr Hong FUNG, JP

楊德斌太平紳士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前資訊科技總監
數睿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及行政總裁


楊德斌先生在智慧城市/大數據/網絡安全/通信/半導體行業、天使/風險/私募投資、企業拓展、科學園區管理和政府政務等領域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並且在香港科技界是位領軍人物。於2018年底,楊先生聯合前巴塞隆纳副市長Antoni Vives、前阿里巴巴數據委員會會長車品覺等多位國際級智慧城市及大數據科學家創立數睿科技(國際)有限公司,共同提供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產品,協助全球各地城市政府和企業利用新型智慧城市理念管理城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城市治理效率。2015-18年間受香港特區政府信任委聘為政府前資訊科技總監,楊先生負責制定香港整體數碼科技的政策和策略,領導數字政務和網絡信息安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和為發展香港成為世界領先的智慧城市制定藍圖。

比賽評論:
Coming Soon

Ir Yeung Tak Bun (Allen), JP

張念坤博士
Alphotonics Limited董事總經理 及 曾任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


張念坤博士現任AIphotonics Limited董事總經理,並兼任香港数家上市和初創公司董事, 他曾任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ASTRI) 行政總裁,及擔任香港首家國家工程中心 (專用集成電路系統中心) 之創院主任。

張博士曾在 Bell Labs,Bellcore 及Telcordia Technologies 擔任管理職務,他曾任 IEEE 通信學會會長,並獲選為Telcordia, IEEE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張博士為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教授,並曾經出任斯坦福大學顧問教授, 於香港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後, 再在加州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又於 2010年獲港大傑出校友獎。

比賽評論:
Coming Soon

Dr. Nim Kwan Cheung

何超博士
香港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副總裁及人工智能總經理
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 客座副教授


何超博士,现任香港慧科訊業副總裁及AI總經理,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客座副教授。他是IEEE高級會員,北京理工大學AI博士,加拿大Albert大學與英國Paisley大學博士後,美國西北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Kellogg-HKUST EMBA,擁有20年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及企業研發管理經驗,領導慧科訊業在中文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領域卓越創新,成功助力企業和政府客戶的數字轉型與智能決策。曾就職財富500強美國NCR公司,擔任首席研究員,亦曾于英國Paisley大學擔任講師, 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20多篇,擁有40多項國際發明專利。

比賽評論:
Coming Soon

Dr. Chao He

陳兆根博士, SBS
應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陳兆根博士為香港工程科學院高級副院長。於一九七七年於香港大學,取得機械工程學士學位,並於一九八八年取得流體動力學博士學位。

陳博士在民用建築、發電廠、公路隧道及集體運輸系統的承包工程方面有廣泛的工作經驗。曾就香港特別行政區、內地、新加坡、日本、英國及美國的主要基建項目擔任工程顧問。他關注的領域包括安全,高效可靠的運營,改善環境以及產品創新和開發。

陳博士在香港及國際上提供廣泛的專業及公共服務。他曾出任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2003-04)及香港學術評審局及職業資歷委員會主席(2015-21)。在國際上, 他是悉尼協議主席 (2007-11) 和國際專業工程師協議主席 (2014-17)。

比賽評論:
Coming Soon

Ir Dr Alex Chan
獎品
勝出香港工程科學院主辦的2021-22年度全球重大挑戰大學推介賽隊伍的所屬大學將獲頒獎盃一座作永久保留,而每名勝出隊伍成員將各獲頒獎狀以玆鼓勵。勝出隊伍亦會獲颁港幣五萬元作為項目继績改良、開發、和研究之用。更高的榮譽是勝出隊伍將會獲資助出席在北京主辦的第五屆全球重大挑戰峰會,並將成為五隊中國隊之一參加全球大學生推介大賽。

活動花絮
大學推介賽
頒獎典禮暨晚宴

聯絡我們

姓名:
公司:
電郵地址:
電話號碼:
訊息:
驗證碼:
請通過驗證碼檢查
 
   

Address
地址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學園19號大樓3樓29室
Hours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五
9:00am – 6:00pm
Phone
一般查詢
(852) 26928123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