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程科学院
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及科技基金赞助
比赛结果
「2021至2022年度全球重大挑战大学推介赛」已于2022年5月26日圆满结束。是次比赛由香港大学胜出。他们的比赛项目为「PERfECT污水病毒监测系统」。请了解更多。

背景
全球重大挑战峰会由中国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和美国国家工程院联合举办,两年一届,首届开始于2013年。此峰会旨在将具有感召力的世界级领袖与新一代工程师以及具有变革精神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以建立富有创造力的合作从而解决未来拥有100亿人口的世界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前两次包含学生参与的全球重大挑战峰会中,学生竞赛单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自中、英、美三国的五支参赛队伍竞相角逐,在五分钟内向部分资深评委和其他出席者展示他们的提案。各团队都尝试提出创新或新颖的方式以应对与峰会子主题相关的全球挑战。在英国伦敦举办的2019全球重大挑战峰会上,香港队荣获亚军,该队伍由来自香港大学的四名学生、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各一名学生组成。(https://innowings.engg.hku.hk/ggcs2019/)

在往届的全球重大挑战峰会中,中国工程院邀请香港工程科学院选出一支香港联合大学队伍代表中国参与学生活动。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1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现已暂定延期至2022年10月举行。虽然即将举行的全球重大挑战峰会的详情尚未公布,但香港工程科学院已收到中国工程院的通知,将再次负责提名一支香港队伍参加此次峰会的学生竞赛。为此,香港工程科学院将在创新及科技基金的支持下,举办2021至2022年度全球重大挑战大学推介赛。本次比赛让所有专业,特别是工程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有机会角逐代表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参与第五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的荣誉。每只队伍都需要提出创新方案并开展实质性工作,以应对大赛主题所规定的具体的全球挑战。
主题
香港工程科学院2021至2022年度大学推介赛是一项以创新、设计和商业发展为主题的学生团队比赛,比赛的主题与社会及地球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关。毋庸置疑,过去两年香港面临的最大挑战一定是COVID-19的大流行。因此,参加此次推介赛的学生团队需要提出解决与以下主题相关问题的方法:

应对疫情挑战,助力快速恢复正常生活,以及帮助对未来危机做出迅速反应的工程创新

这项由香港工程科学院主办,并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支持的大学推介赛,让来自所有专业,特别是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本科生,都有机会竞争和展示他们在帮助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难时的创造性和能力。每只队伍都需要提出创新方案并开展实质性工作,以应对大赛主题所规定的具体的全球挑战。虽然不需要一个成立初创企业的成熟计划,但需要一个严谨的创业和设计方法,以此表明团队不仅仅只是拥有最初的想法或技术概念。技术/工程解决方案必须是实用的,创新必须是可行的,并具有明确的增长路径和持续影响。
参赛队伍
香港六所大专院校将派出参赛队伍参与由v主办的2021-22年度全球重大挑战大学推介赛。每队参赛队伍将由4-6名大学本科生组成,成员大部份来自工程或电子计算专业。各参赛队伍资料如下 :

介绍



学生团队成员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廖婉晴 BSc Business Computing and Data Analytics 2
朱浩俊 BSc Business Computing and Data Analytics 2
黄思骏 BSc Business Computing and Data Analytics 2
黄晋城 BSc Business Computing and Data Analytics 2
严堉瑆 BSc Business Computing and Data Analytics 2

鹰眼

市民尽己任做好防疫措施是一个可以有效减低新冠疫症蔓延的方法。虽然香港政府有关部门也定期派出人手作违规检控,可是人手检控的成本较高,而效率及成效不算太好。有见及此,我们运用电子工程及电脑学上学到的技术,设计了一个自动化的监管及教育推广系统,务求提升防疫效率以堵截传,令社会更快脱离疫症的阴霾。

HKBU Team

HKBU Team

介绍



学生团队成员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陈燊豫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EN) 3
黄子嘉 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 (MBChB) 3
张铎熙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LEG) 3
Saung Hnin Phyu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EN) 3

饮 — 食

饮食让人生存,更是健康生活之重要一环。食品工程、全球航运,让食物的数量、质素、可食用期限,都得以大大跃进。

食品进步,但包装却产大量垃圾;随着疫情的影响,堂食被禁,外卖成为当代新常态。包装问题升了15%,12年内将堆填区填满!这样一来,人类真的有进步吗?

饮 — 食,希望为外卖盒这问题带来改变,把饮品包变作食物盒,令纸包饮品升级再造,助行业升级、未来再造。

CUHK Team

CUHK Team

介绍



学生团队成员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Pun Jenit Enginee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2
魏源廷 Enginee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tream) 3
滕昭涵 Engineering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2
鲍怡然 Enginee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2
李祖⼉ Engineer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2

利用废旧口罩制作可持续绿色结构混凝土

自疫情爆发以来不断增长的感染人数,导致口罩的使用数量持续增加。废弃口罩不当的处理方式引发了许多问题。从疫情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在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口罩去控制疫情的传播。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提出的方法是将外科口罩中的聚丙烯纤维提取物加入到混凝土中,形成可持续的绿色结构混凝土。对废弃口罩进行收集、消毒和提取等操作之后,把提取出的聚丙烯材料加入到混凝土中。这种方法除了可用于形成绿色混凝土,它还将减少疫情之后填埋废弃口罩占用的空间,并为未来的废弃物品处理做出了新的探索。

CityU Team

CityU Team

介绍



学生团队成员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张馨之 Investment Science and Finance Analytics 3
冯琳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
苏仲恒 Civil Engineering 3
朱子轩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
Alisher MYRGYYASSOV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2
蔡阳诺 Internet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2

PolyCare ------ 多功能医疗辅助机器人系统

PolyCare是一个用于医疗服务的集成化机器人平台,旨在缓解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短缺的问题。PolyCare可以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包括测量病人的身体数据,提供远程会诊等。

当在医院病房或大型隔离点工作时,PolyCare可以自我导航到指定地点以及为病人分发药物,并对没有配戴口罩的人员发出警告。系统会为每一位病人创建个人档案,储存病人的身体信息,会诊纪录等,以便医护人员快速查阅相关资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PolyCare会配备以下设备:

  1. 基础医疗设备,包括体温计和血压计
  2. 药物配送箱
  3. 高清摄像镜头和屏幕
  4. 导航和信息处理器

PolyU Team

PolyU Team

介绍



学生团队成员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张忻曈 BEng in Civil Engineering 2
冯洧权 BEng in Bioengineering 3
SEN, Yigit BEng in Computer Science & BBA (Undeclared) 2
王晓晴 BEng in Bioengineering & BBA in Global Business Management 3
黄敬宏 BSc Economics and Finance & Computer Science 2
杨馥榕 BSc in Integrative Systems & Design & BBA (Undeclared) 2

i 守卫
让科技为您工作

为配合政府最新的社交距离措施,许多企业被迫浪费大量人力资源;前线员工们在工作中难免需要接触大量顾客,大大提高了新冠病毒人传人的风险。为此,我们设计了 i 守卫,一款集快速人体测温,人脸识别,口罩佩戴规范及疫苗接种记录读取于一体的无接触式设备。我们团队希望 i 守卫能在风雨中为大家同行,克服困境。

HKUST Team

HKUST Team

介绍



学生团队成员

姓名 Study Program Study Year
赖俊桀 BEng (BME) 2
Rachel Natalie BEng (BME) 2
拿费莎 BEng (BME) 2
赵雅洲 BEng (EngSc) 2

PERfECT污水病毒监测系统

PERfECT传感芯片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到病毒的存在,并且无需使用实验室的专业人员和设备,可以在清洗后重复使用,因此在病毒检测方面极具应用潜力。我们认为此生物传感器可以安置在公共场所以配合“安心出行”应用程序,透过及时检测来缩小潜在感染人群的范围,以遏制病毒的传播,最终减少疫情对市民们出行造成的不便。

HKU Team

HKU Team



评审团
香港工程科学院非常荣幸能邀请到以下五位知名人仕出任评审团成员

而香港工程科学院前任院长程伯中教授将主持评审过程。

邱达根议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

邱先生致力推动科技创新界近20 年。他既是⼀位科技企业创业者,⼜是⼀位资深的投资者,更是本地科创政策的监察者。邱先生亦经常参与科技及创业交流活动,发表演说,并与初创企业家分享心得及提供指导。

邱先生现为香港资讯科技联会会⻑、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香港贸易发展局资讯及通讯科技服务委员会主席及医院管理局资讯科技服务委员会主席。

比赛评论:
Coming Soon

The Honourable Duncan Chiu

冯康医生, 太平绅士
香港中文大学医院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


冯康医生为香港中文大学医院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香港中文大学医院是一所由香港中文大学全资拥有的私营教学医院。

冯医生同时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专业应用教授。他于学院的硕士及领袖课程中教授医疗服务策划、医疗创新及科技管理、医疗融资、传讯及推广、及决策。

比赛评论:
Coming Soon

Dr Hong FUNG, JP

杨德斌太平绅士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前资讯科技总监
数睿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及行政总裁


杨德斌先生在智慧城市/大数据/网络安全/通信/半导体行业、天使/风险/私募投资、企业拓展、科学园区管理和政府政务等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并且在香港科技界是位领军人物。于2018年底,杨先生联合前巴塞隆纳副市长Antoni Vives、前阿里巴巴数据委员会会长车品觉等多位国际级智慧城市及大数据科学家创立数睿科技(国际)有限公司,共同提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协助全球各地城市政府和企业利用新型智慧城市理念管理城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城市治理效率。2015-18年间受香港特区政府信任委聘为政府前资讯科技总监,杨先生负责制定香港整体数码科技的政策和策略,领导数字政务和网络信息安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和为发展香港成为世界领先的智慧城市制定蓝图。

比赛评论:
Coming Soon

Ir Yeung Tak Bun (Allen), JP

张念坤博士
Alphotonics Limited董事总经理 及 曾任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行政总裁


张念坤博士现任AIphotonics Limited董事总经理,并兼任香港数家上市和初创公司董事, 他曾任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 (ASTRI) 行政总裁,及担任香港首家国家工程中心 (专用集成电路系统中心) 之创院主任。

张博士曾在 Bell Labs,Bellcore 及Telcordia Technologies 担任管理职务,他曾任 IEEE 通信学会会长,并获选为Telcordia, IEEE及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张博士为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并曾经出任斯坦福大学顾问教授, 于香港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 再在加州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又于 2010年获港大杰出校友奖。

比赛评论:
Coming Soon

Dr. Nim Kwan Cheung

何超博士
香港慧科讯业有限公司, 副总裁及人工智能总经理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 客座副教授


何超博士,现任香港慧科讯业副总裁及AI总经理,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客座副教授。他是IEEE高级会员,北京理工大学AI博士,加拿大Albert大学与英国Paisley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Kellogg-HKUST EMBA,拥有20年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及企业研发管理经验,领导慧科讯业在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卓越创新,成功助力企业和政府客户的数字转型与智能决策。曾就职财富500强美国NCR公司,担任首席研究员,亦曾于英国Paisley大学担任讲师, 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多篇,拥有4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比赛评论:
Coming Soon

Dr. Chao He

陈兆根博士, SBS
应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陈兆根博士为香港工程科学院高级副院长。于一九七七年于香港大学,取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并于一九八八年取得流体动力学博士学位。

陈博士在民用建筑、发电厂、公路隧道及集体运输系统的承包工程方面有广泛的工作经验。曾就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地、新加坡、日本、英国及美国的主要基建项目担任工程顾问。他关注的领域包括安全,高效可靠的运营,改善环境以及产品创新和开发。

陈博士在香港及国际上提供广泛的专业及公共服务。他曾出任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2003-04)及香港学术评审局及职业资历委员会主席(2015-21)。在国际上, 他是悉尼协议主席 (2007-11) 和国际专业工程师协议主席 (2014-17)。

比赛评论:
Coming Soon

Ir Dr Alex Chan
奖品
胜出香港工程科学院主办的2021-22年度全球重大挑战大学推介赛队伍的所属大学将获颁奖杯一座作永久保留,而每名胜出队伍成员将各获颁奖状以玆鼓励。胜出队伍亦会获颁港币五万元作为项目继绩改良、开发、和研究之用。更高的荣誉是胜出队伍将会获资助出席在北京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并将成为五队中国队之一参加全球大学生推介大赛。

活动花絮
大学推介赛
颁奖典礼暨晚宴

联络我们

姓名:
公司:
电邮地址:
电话号码:
讯息:
验证码:
  
 
   

Address
地址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学园19号大楼3楼29室
Hours
营业时间
星期一至五
9:00am – 6:00pm
Phone
一般查询
(852) 26928123
Email